化工運輸與危險品運輸
時間:2024-03-10
點擊:149次
化工產品中危化品的比例達到80%,我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危化品生產和應用國,目前,我國從事各類危險品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報廢處置的企業達30萬家以上,運輸事故9%發生在倉儲階段,77%發生在化工運輸階段,危險品物流成為防范危險品安全風險的重要環節。
第一,危險品物流企業規模小,管理規范性差,員工培訓不夠,從整體上看,國內許多危險品運輸公司經營力相對較弱,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危險品專用車輛少,行業市場結構不合理,目前許多危險品運輸企業缺乏提供危險品物流服務的基本專業能力和整體運營能力。
第二,產銷分離,風險很大,目前,我國危險品化工運輸量和倉儲量很大,但由于布局原因,我國危險品生產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但由于需求分散,產銷分離、產業環節區塊劃分嚴重,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倉儲運輸、流通、回收等鏈條
第三,交叉管理現象嚴重,管理效率低,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危險品化工運輸安全管理規范。危險品安全監管長期存在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不守法、不守法、監管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等現象,出現多頭監管、功能交叉、性能不足。
第四,危險品化工運輸信息化和標準化監管能力差,我國危化品標準化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難以滿足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而且我國的危險品物流企業在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方面相對落后,難以全方位、多層次地對危險品的生產、儲運及搬運各個環節進行監管。
第五,危險品化工運輸違章操作多,運力浪費突出,危險品物流不符合規范的現象大量存在,發生無證出港和無證出港現象的相當比例的車輛不符合危險品物流技術要求,大量存在超載超限現象的許多危險品倉儲企業未按規定分類儲運或倉儲間隔不足,也有裝載中與普通貨混裝的現象。
第六,化工運輸物流服務商個別專業知識不足,對危險品物流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執行要求,但目前,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未能達到相關要求,素質低,缺乏專業知識,危險品物流知識少,無證上崗的情況屢見不鮮,不僅容易導致事故發生,而且這些工作人員及時采取了事故應急措施,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