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快遞公司大量招人,上海進出包裹數量達上億
時間:2024-05-19
點擊:91次
距離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絡購物節還有一周的時間,多家快遞公司正在大量招聘快遞員。目前來看,多家快遞傳情在互聯網物流眾包平臺打出廣告,放寬接單權限和配送時間,為的就是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工作效率。
據上海市郵政管理局預計,今年“雙十一”快遞高峰期間(11月11日-16日),進出上海的快遞量將達到1億件左右,同比增加35%。
公司大量招聘招人,快遞員習以為常
近期,各大快遞公司都在招兵買馬,從幾家規模較大的招聘網站上看,近期快遞員崗位大量招人,平均每月工資5000元至8000元,最高達每月12000元,且包吃包住。
11月2日,記者走訪多個快遞公司網點,其中多數網點表示正在盡力招募更多快遞員備戰“雙十一”。
“快遞員要招七八十個。”中通快遞航華分公司李經理向記者表示,快遞員招聘得越多越好。
上海楊浦申通快遞公司已儲備400多名員工,現招打包工、分揀工、快遞員和駕駛員。該公司人事部張女士表示,快遞員臨時工招聘到約30人,“現在還要招十幾個長期工,為雙十一提前做好準備。”張女士表示, 今年雙十一快遞高峰預計要持續10天左右。
圓通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雙十一”快件高峰期間該公司各個環節的服務人員,包括末端派件、中間處理人員等儲備已達50余萬人。
除傳統的快遞公司以外,新興的互聯網快遞眾包平臺也在為“雙十一”放寬接單權限。
快遞眾包平臺“達達”在“雙十一”前與京東合作,打出廣告“單次接單權限已調整到50單,6小時配送完成即可。每單3元,日均接單數量可超百單。
此前,申請“達達”的自由快遞新人接單權限是3單,即一次最多接3單,一共只能接20單,要參與線下培訓之后才能繼續參與接單,隨著信用的提升逐漸增加接單數量。
不過,許多快遞員似乎對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感到習以為常。負責上海市靜安區收寄件的順豐快遞員小李認為,各大快遞公司經過多年“雙十一”的演練,在應對大量訂單方面都累積了經驗,快遞員看到大批貨物也沒有那么慌張。“我經歷過去年的‘雙十一’,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到晚上7點半,快遞量比平時增加一兩倍,當然工資也會隨著配送量的增加而增長。”小李認為,對于今年的“雙十一”,不用準備,就跟往年一樣。
今年雙十一進出上海快遞數量約1億件
一家知名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雙十一”前夕,上海很多快遞企業都會招聘臨時工,補充由于突然暴增的快遞數量所帶來的勞動力缺口。
“這些臨時快遞員,一般只在場內做一些貨物分揀、裝卸貨等工作,”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市場處負責人11月3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招聘的臨時快遞員,由于對道路、辦公樓、小區等都不熟悉,配送起來會很慢,效率很低,因此,負責配送的都是業務熟練的快遞員,臨時快遞員最多去配送一些零散的快遞件,而負責大面積配送的很少有臨時快遞員。
據上海市郵政管理局預計,今年“雙十一”快遞高峰期間(11月11日-16日),進出上海的快遞量將達到1億件左右,比去年增加35%。
“最近兩個月,上海日均處理快遞量500萬件左右,我們預計‘雙十一’期間,日最高處理量(14-15日)將達到目前的3倍,也就是1500萬件左右,其他幾天的日處理量在1000萬件左右。”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市場處負責人表示。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從2015年的快遞總體情況來看,70%的快遞來自淘寶,在“雙十一”期間,增長的業務量主要也來自淘寶。“我們管理部門與淘寶共同制定了相應的快遞高峰預案,比往年更加精細。”該負責人介紹,比如某個快遞網點的快遞量超過預測量的2.5倍,則停止繼續往這個網點發貨,“這說明這個網點的處理能力已經飽和,如果繼續向其發貨的話,就有可能會出現爆倉。”
安全:100%收寄驗視難以執行
面對突然暴增的快件數量,收寄安全如何保證?
2015年底,國家郵政局審議通過了《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簡稱《規范》),并將在201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規范》明確,開箱驗視寄件人貨物、核實寄件人實名信息都為“郵政行業強制性標準”。
“在安全問題上,我們主要強調要做到100%收寄驗視。”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市場處負責人稱,除了與快遞企業簽訂安全協議的大客戶外,快遞員去收取散件,都需要一件件打開檢查。除了要求快遞企業加強管理外,管理部門還建立了追溯機制,一旦快遞出現問題,對相應企業、網點和快遞員進行處罰。而在實名制方面,目前,上海的實名收件主要是要求收取散件時,對電話號碼進行核對。
不過,記者曾在此《規范》實施后多次體驗快遞收寄,發現《規范》所提出的要求執行率極低,有些快遞員甚至不知道要100%收寄驗視。
2016年六七月間,記者曾體驗多家快遞公司的收寄快件過程。中通快遞前來收件的快遞員不知道《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并向記者明確表示,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每一單都核驗寄件人身份信息、開箱驗視。
2016年10月底,記者體驗寄快遞時發現這樣的狀況仍然沒有實質性改變。“不要身份證,不用打開看了。”11月1日,一名韻達快遞員在記者寄快遞時這樣說道,自己是快遞公司的正式員工,但從來不知道要實名制寄收和開箱驗試的規定。
我國正建設網絡快遞信息系統
快遞行業專家徐勇曾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推行快遞實名制仍有難度,可操作性不強,且對企業來說,快遞實名制無疑增加了其運營成本,如果一家公司按照規范操作,被用戶拒絕后,也可能面臨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他建議,采用身份證拍照識別技術等更加先進的證件識別系統來保證個人信息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網絡快遞信息系統,待該系統建成后,客戶在第一次收件時,通過掃描儀讀取身份證等相關信息,并納入信息系統,第二次收件時,只要掃描相關的手機二維碼,即可確認個人身份信息。
不過,由于涉及個人信息安全、保密等多個問題,該系統目前仍在研究、調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