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及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時間:2023-12-31
點擊:171次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8-2024 年中國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2018-2024年中國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物流行業發展趨勢網絡信息技術升級帶動行業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隨著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不斷發展并在物流業得到廣泛運用,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運作和高效化管理,提高物流行業的服務水平,降低成本、減少自然資源和市場資源的消耗,實現智能物流?,F代物流行業兼并收購趨勢明顯,行業整合加速。
中國物流行業受經濟環境波動影響、國家政策刺激以及行業自身發展的三重因素影響,企業并購熱潮不斷,成為物流產業增長的新驅動力。各類資本不斷挖掘物流企業的投資機會。
近年來四大航運央企啟動重組,預示著市場向強勢企業進一步集中,物流行業的集中程度將逐漸增加。物流行業服務不斷向供應鏈兩端延伸,逐漸與制造業建立深度合作。
物流企業從最初只承擔簡單的第三方物流,逐步拓展到全面介入企業的生產、銷售階段,并通過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信息,優化企業各階段的產銷決策,物流企業專業化服務水平和效益顯著提高。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更多物流企業向提供供應鏈服務方向延伸發展。
二、物流市場規模預測圖表:2018-2024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三、物流行業應用趨勢預測
大數據的應用,智慧物流是發展方向
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十三五”期間將受到政策重點扶持,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要求在政府層面推動大數據應用。在物流行業等需求的推動下,大數據產業迎來年均逾100%的增長率,市場規模將達百億級別,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的智慧物流將是現代物流的發展方向。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成熟,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順應“互聯網 物流”趨勢崛起的特運通等新興服務平臺已經能夠實現車貨智能匹配、貨物狀態實時跟蹤、精準貨物推薦等服務功能,注冊用戶、交易數量等業務指標也隨著大數據產業發展呈現翻倍增長態勢,向著生態化智能化產業鏈的目標發展。
同時,對于“大數據”技術的充分應用,物流路線、選址及倉儲等,都有望得到進一步優化,從而達到即時服務的終極目標。
第三方物流普及,供應鏈應運而生第三方物流發展并普及第三方物流被認為是物流經營人在相對長期的時間段內按照約定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務,也被稱之為合同物流。
第三方物流公司過去幾年發展迅速其一是規模效應明顯,成本低;二是在選址、庫存管理、精益生產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多的靈活性;三是使得公司能夠集中于它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下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第三方物流公司開始參與到客戶更多的業務環節,服務范圍逐漸擴展,從合同物流向虛擬生產、物流金融等拓展,升級為第四方物流,即供應鏈物流。
規?;?、科技化、專業化將是趨勢物流行業既有的粗放增長和簡單服務不可持續,也無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改變發展方式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因此,《規劃》積極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重組、協作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也明確了要完善法規制度和規范市場秩序,物流行業將進入一個兼并收購期,必然由“分散”走向“集中”:
生產企業效率較高的內部物流逐漸獨立,演變為專注于某個產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內部物流逐漸被淘汰,外包給第三方物流。
物流企業不規范或經營不佳的公司被淘汰,此外還能承接部分生產企業的外包業務,網絡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將獲得兼并收購和承接市場份額的發展機會。
而專業化體現在子行業運輸的專業性。物流運送的物品千差萬別,專業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如網絡購物發的是申通快遞,體積較大的物品走德邦物流,這兩種形式在日常中用的最多。
還有一種如工程機械、變壓器等集重貨物則要使用到特運通這樣的大件運輸平臺。找大件貨,調大板車是其核心業務,此外還有維修配件、司機招聘等延展功能,說明物流行業分工日趨完善,圍繞核心業務開展的增值服務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必由之路。
總體來看,當下絕大多數物流還是小而全,大而全的狀態,什么貨都接,什么貨都運,沒有專業化的產品,大大增加了運輸難度并降低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