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引爆市場 物流行業也被“點燃”
時間:2023-12-30
點擊:132次
1月10日,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2019年,我國將進行5g商業推廣,若干城市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與此同時,今年下半年,具備商用價值的產品將會在市場推出,比如5g手機、5g ipad等,正式牌照有機會在2020年發放。
1月2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明確,目前5g系統產品,已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且有望在2019年年中出現5g商用終端。
2月25日,華為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正式發布其首款5g折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售價為2299歐元(約合人民幣17500元)。
2019年,5g的熱度不斷攀升,從國家政府到企業廠商,從新聞媒體到大眾百姓,5g已成為整個社會熱議的焦點。不過,都是“g字輩”,5g為何這么“熱”?在物流業有怎樣的期待?帶著探究的疑問,讓我們一步步揭開5g的神秘面紗……
都是“g字輩” 5g卻獨受寵愛
那么,究竟什么是5g?5g與4g有何不同?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其顯著特點就是傳輸速率高、端口延時短和網絡容量大。未來,未來5g網絡的下載速度可達到幾十gbps(千兆位交換帶寬),且網絡反應更加靈敏、不崩不卡。
如果用對應的手機來形容其功能,那么1g,就是像磚板一樣的大哥大;2g,類似前不久爆火的《小豬佩奇過大年》里,爺爺掉了信號帽的那個原始諾基亞;3g,盡管開啟了移動通訊新紀元,但是網速卡成ppt;4g,就是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通訊技術,依然有死角,看到微信上發不出信息的那個小紅感嘆號,強迫癥都要犯了;5g的出現,則將打破這一局限。
祥峰投資執行合伙人夏志進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網速飆升只是5g的其中一個層面,其更多體現是在多種智能領域、互聯網領域的充分利用。而且,除了技術層面之外,5g的投入和布局,也是未來新經濟的一個增長點。”
如今,我們的生活已基本離不開網絡,而當我們習慣于網絡帶來的種種便利之后,自然也會希望網絡從速度和智能層面上推進。駒馬物流技術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的4g環境是一個‘人聯人’的網絡,5g的到來將會讓萬物互聯真正成為現實(人聯人,人聯物,物聯物)。在萬物互聯的環境下,我們的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才能真正實現智能化。”
“來勢洶洶”的5g又將給物流業帶來哪些影響?
5g極高的網速著實讓人驚喜,它不僅能滿足人們對手機通訊與網絡的要求,還可以應用到智慧物流、智慧城市、自動駕駛、虛擬現實、醫療、農業等多個領域。
就物流領域而言,蘇寧科技集團物流研發中心總經理陳堅認為5g會帶來3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低延時的網絡傳輸技術,讓物流運作相關的信息更迅捷地觸達設備端、作業端、管理端,讓端到端無縫地連接;二是可能實現萬物互聯,這是物聯網技術的大跨越,更加全面的環境信息將被獲取,原本物流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現在則形成了更具有應用價值的“數據鏈”;三海量信息的收集,結合更多、更廣、更及時的特點,使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有了更多的切入點,真正讓技術賦能物流產業。
夏志進則認為,5g對智能配送有關鍵性的推動作用。憑借5g的高速傳輸,貨物從倉儲到裝車到在途再到最終送達,每個環節的所有數據均可以“實時”地傳輸到物流管理平臺,實現真正實時化的監管和調度,再配合后臺的智慧物流服務,可以進一步提高物流配送服務質量,全面提升物流的整體效率。
同樣的現象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看來,“從2g到3g再到4g時代,我們見證了消費互聯網從pc電商向社交電商的爆發,傳統流量經濟向共享經濟的裂變,物流運轉高成本、低效率向低成本、高效率的轉移等,而這些所孕育商業的機會都將遠遠低于5g時代。由此可見,‘網紅’5g將為物流業帶來全方位、顛覆性的影響。”
“兵家”必爭“豪強”顯能
5g已來,部署未來5g網絡的全國競賽也已開始。各路“豪強”也各顯神通、竭盡所能以求贏得“比賽”,被譽為“5g 商用元年”的2019年必將是各家企業投身5g領域的重要之年——
2018年12月18日,g7正式成為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合作伙伴。據g7相關負責人透露,g7將與中國移動共同探索5g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以及5g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攜手見證5g、物聯網以及數據驅動下的產業互聯網大發展。
2019年1月24日,京東物流也迅速牽手中國聯通網研院試水5g,并簽署業務合作意向書。雙方將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討5g這一前瞻技術在物流領域的落地應用。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產業互聯網成為主流趨勢,于快遞物流業而言,5g更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諳此理的德邦快遞也對5g進行積極探索,并創立了5g實驗室,為探索未來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打下基礎。
與此同時,一直致力于先進技術應用研究的蘇寧物流,也將把最新的5g應用到智慧零售。陳堅認為“物流作為智慧零售的核心,5g將推動物流產業進行智慧性變革”。
百世集團技術部相關負責人同樣力挺5g,他說:“5g會讓我們在信息流轉上更便捷,如遠程監控將有更多場景,自動化設備組網中考慮加入5g鏈路等。未來,百世集團也會持續跟進5g的發展態勢。”
顯然,5g正在物流企業中一路高歌猛進,形成遍地開花的態勢。
5g時代似近還遙
“高性能、低延時、大容量”的5g,已給信息通信及相關產業帶來了無限的想象。不過,5g不是一股浪潮,5g技術從起步到成熟一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類似從大哥大變成智能手機、從dos系統變成win10、從綠皮車變成復興號一樣,這是一種大幅度的技術升級。
夏志進告訴記者,大量物流企業還須為5g應用做好各方面準備,而這個準備過程至少需要3年時間。“首先,領先的5g技術開發企業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華為、百度、阿里、騰訊及眾多汽車制造企業等應研發適合物流業的標準、芯片、技術、裝備、模式、系統等;然后,領先的物流企業如招商集團、中國郵政、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等要提煉應用場景,集成5g技術進行試點;緊接著,5g集成商須聯合領先的物流企業及技術開發企業建立大規模商用配套服務體系,形成成熟的5g應用體系,再在物流行業推廣。
對于有專家稱“2019年是中國5g發展的關鍵之年”,夏志進認為此說法不妥。“因為,物流業雖是5g的主要應用領域,但如何落地還沒有形成較好的示范案例。所以,在準備的過程中發現瓶頸、克服瓶頸才是關鍵。”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2020年至2025年期間,中國5g發展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達310萬個。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物流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都想分得一杯羹。但不容忽視的是,凡事皆有兩面性,有機遇的地方必定存在挑戰。
劉建新告訴記者,未來的商業是人機互聯、人物互聯的時代,但互聯也意味著傳播惡意軟件變得更有效率,而且更為分散難以防備,發展5g或將成為“黑客”興風作浪的新戰場。
例如,車聯網作為5g的典型應用,帶動交通運輸變革的同時,也能促使交通信息更加現代化,但若在供應鏈、車輛運輸等環節遭到黑客攻擊,進行無人駕駛的逆向行駛、不避讓等違規操作,就會造成一系列嚴重事故。所以,在發展5g時,大家不能為了逐利而掉以輕心,應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抓緊研發新的技術進行補漏。就像最近很火的影片——《流浪地球》里所呈現的內涵一樣:大家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共同拯救地球。
除此之外,成本也是首要問題。由于5g的頻率段遠高于之前的3g、4g,所以它需要多個密集的蜂巢式基站才能把整片網絡覆蓋起來。而且由于頻率的不同,用戶需要新的發射和接收設備才能使用5g智能產品,也就相當于想體驗智能家居也需要更換整套家具。
其次,技術升級的目的是為人服務,5g的開發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如果沒有足夠的應用空間和剛性需求,5g被開發出來的意義也小了很多。
但無論如何,這個被稱為“具有革命性意義,最終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5g,終究還是離大家很近了。正如夏志進所說:“5g產業互聯網時代,與趨勢為友,借互聯網之勢,每一個傳統的產業都有一次重來的機會。”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