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庫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時間:2024-05-11
點擊:98次
庫存管理是指在物流過程中商品數量的管理,庫存多,占用資金多,利息負擔加重。但是如果過分降低庫存,則會出現斷檔。
庫存管理是根據外界對庫存的要求、企業訂購的特點,預測、計劃和執行一種補充庫存的行為,并對這種行為進行控制,重點在于確定如何訂貨、訂購多少、何時訂貨。
庫存管理系統是生產、計劃和控制的基礎。本系統通過對倉庫、貨位等賬務管理及入/出庫類型、入/出庫單據的管理,及時反映各種物資的倉儲、流向情況,為生產管理和成本核算提供依據。通過庫存分析,為管理及決策人員提供庫存資金占用情況、物資積壓情況、短缺/超儲情況、abc分類情況等不同的統計分析信息。通過對批號的跟蹤,實現專批專管,保證質量跟蹤的貫通。
關于庫存管理,在美國,有些企業的庫存周期只有8天,但有些中國企業的庫存周期長達51天,僅運輸成本一項占銷售額的比例就高達20%~30%。從物流成本構成看,中國物流管理成本占總成本的14%,而美國只有3.8%。對物流企業進行庫存管理,其實就是降低其成本。物流企業作為供應鏈的一部分,不管是對庫存進行管理還是要降低成本,都要在供應鏈的角度上來實行。由于我國物流業發展還處于起步到成熟的階段,整體的物流規劃能力的經驗尚不足,并且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許多物流管理還是人工管理,直接導致了倉儲和庫存成本居高不下。但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企業信息化的趨勢來看,物流企業的庫存管理也需趨向于信息化、網絡化和高度集成化,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紛紛涌入中國,作為現代企業的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庫存管理,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
庫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又稱庫存管理。庫存管理主要是“與庫存物料的計劃與控制有關的業務”,目的是支持生產運作。
庫存管理同倉庫管理的區別:倉庫管理主要針對倉庫或庫房的布置,物料運輸和搬運以及存儲自動化等的管理;庫存管理的對象是庫存項目,即企業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及產品及輔助物料。庫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供、需之間建立緩沖區,達到緩和用戶需求與企業生產能力之間、最終裝配需求與零配件之間、零件加工工序之間、生產廠家需求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