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成本控制的原則
時間:2024-01-07
點擊:133次
為了有效地進行運輸成本控制,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經濟原則
這里所說的“經濟”是指節約,即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省,它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核心。因此,經濟原則是運輸成本控制的最基本原則。
2.全面原則
在運輸成本控制中實行全面原則,具體說來有如下幾方面的含義。
(1)全過程控制。運輸成本控制不限于生產過程,而是從生產向前延伸到投資、設計,向后延伸到用戶服務成本的全過程。
(2)全方位控制。運輸成本控制不僅對各項費用發生的數額進行控制,而且還對費用發生的時間和用途加以控制,講究運輸成本開支的經濟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3)全員控制。運輸成本控制不僅要有專職運輸成本管理機構的人員參與,而且還要發揮廣大職工群眾在運輸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使運輸成本控制更加深入和有效。
3.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只有切實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運輸成本控制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益。顯然,企業管理當局在要求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單位完成運輸成本控制職責的同時,必須賦予其在規定的范圍內有決定某項費用是否可以開支的權力。如果沒有這種權力,也就無法進行運輸成本的控制。此外,還必須定期對運輸成本業績進行評價,據此實行獎懲,以充分調動各單位和職工進行運輸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目標控制原則
目標控制原則是指企業管理當局以既定的目標作為管理人力、物力、財力和各項重要經濟指標的基礎。運輸成本控制是目標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即以目標運輸成本為依據,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約束和指導,力求以最小的運輸成本獲取最大的盈利。
5.重點控制原則
所謂的重點控制,簡言之,就是對超出常規的關鍵性差異進行控制,旨在保證管理人員將精力集中于偏離標準的一些重要事項上。企業日常出現的運輸成本差異往往成千上萬,頭緒繁雜,管理人員對異常差異實行重點控制,有利于提高運輸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重點控制原則是企業進行日常控制所采用的一種專門方法,盛行于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在對運輸成本指標的日常控制方面應用得更為廣泛。進行運輸設備(如鐵路、機車、載貨車、飛機等)投資決策和運營決策時,努力從這些資產中謀取最大利益。相反,廠家考慮的是如何使用合適的運輸方式,來降低總成本(運輸、庫存、信息和設施所耗費的成本)并以合適的速度對消費者需求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