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試點電動三輪車送貨 國內遭遇“身份缺失”上路難
時間:2024-07-02
點擊:146次
近日,全球快遞巨頭ups對外宣布,將在美國試點使用電動三輪車送貨,以此減少碳排放。而在國內,快遞三輪車的身份問題一直成為一個難題,上路難成為電三輪的普遍現狀。面對ups試點電動三輪車送貨一事,不少中國快遞企業簡直要“哭暈在廁所”。
現象:快遞巨頭試用電三輪
12月7日,ups官方網站發布訊息,宣布首次在美國使用電動三輪車,“這款新型的電助動三輪車11月21日開始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派送包裹”。ups稱,隨著城市人口和電子商務增長,以及交通、噪音和空氣質量遇到的挑戰繼續上升,ups試點電動三輪車送貨是ups持續減少碳排放努力的一部分。
ups全球工程和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馬克·華萊士在官網上表示:“在109年的發展歷史中,ups在早期就是一家‘自行車信使公司運營’。雖然我們已經發展了一個龐大的地面和空中車輛網絡,但當我們穿行于擁擠的城市中心、持續聚焦環境可持續問題時,自行車可能會再度回歸。”
ups官網還發布了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大衛·艾博尼騎著電動三輪車,以及兩名員工騎著這款車輛送包裹的照片。記者從ups中國區總部確認了試用電動三輪車的消息。ups表示,目前車輛還處于試點使用階段,試點成功后將考慮在2017年部署更多使用和試點。
隱憂:國內電三輪身份缺失上路難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快速發展,去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達到206億件,今年將超過300億件,其中有近九成快件是靠快遞員們騎著電動三輪車送到用戶手中的。憑借機動靈活、低碳環保、性價比高等優勢,電動三輪車成為我國快遞投遞服務的首選交通工具。
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規范快遞車輛管理,逐步統一標識,對快遞專用車輛城市通行和臨時停靠作業提供便利。意見還要求研究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以及生產、使用、管理規定。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各地試點“上戶口”有積極意義,下一步的關鍵是推動相關標準早日出臺。
一直以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國內許多城市對快遞電動三輪車以禁限為主。偌大一個快遞產業、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其末端配送車輛卻長期處于身份缺失的“灰色”狀態。ups試點電動三輪車送貨簡直要讓許多中國快遞企業“哭暈在廁所”:ups都用上了,國內快遞電動三輪車啥時不再“上路難”?不過,近期一些城市對快遞三輪車化堵為疏、放管結合的新舉措,讓業內看到了希望。
ups試點電動三輪車送貨從另一方面也促使著我國思考著如何從城市發展的整體格局中去規范、推動快遞業的發展,解決車輛上路難、末端配送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