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鋁土、棕櫚油……印尼連出禁令,對中國影響多大?
時間:2024-05-30
點擊:87次
數年來,印尼一直在試圖延長國內礦業產業鏈,以獲取更多附加值。近日,印度尼西亞政府再次表示將把鋁土礦和錫列入禁止出口的名單。
鎳礦、煤礦、棕櫚油、鋁土礦、錫礦、銅礦……印尼政府的能源礦產“禁止出口”名單正變得越來越長。
在全球能源市場,印尼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大國,“禁止出口”名單引起對印尼資源依賴度較高國家的不安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印尼第一大貿易伙伴,來自中國海關的數據則顯示,目前,印尼為我國主要的錫、鎳、鋁資源以及進口煤的來源國。此外,印尼還是我國鋁土礦進口第三大國。那么,印尼連出禁令,對中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出口政策愈發嚴格
2021年12月31日,正當全球正在慶祝新年之際,印尼政府突如以國內供應緊張為由,下令從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間,禁止一切形式的煤炭出口。然而,在多方施壓下,印尼煤炭出口禁令只堅持了10天即松綁。
幾個月不到,印尼政府又宣布,由于國內食用油出現短缺,導致價格飆升,從4月28日起禁止出口原棕櫚油及其他棕櫚油產品。這道禁令擾亂全球植物油市場,并引發印尼當地數百名小型棕櫚油農民因收入受影響上街抗議,要求政府解除禁令。受多重因素影響,印尼已自5月23日起解除棕櫚油出口禁令。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30日報道稱,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高級官員菲利周一說,一些棕櫚油公司已提交出口準證申請,他最快可以在當天簽發一些棕櫚油出口準證。可見,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維持的時間也不過就3周。
而在最近,5月18日,印尼投資部長兼投資統籌機構主任巴希爾·拉哈達利亞公布,印尼政府今年將禁止鋁土礦和錫出口,以支持礦業下游建設。巴希爾解釋稱,禁止礦產出口將鼓勵下游產業為國家創造最大的附加值。
印尼礦產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作為世界上礦產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印尼接二連三地出臺礦產出口禁令,這也引發市場擔憂。
礦物出口禁令是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印尼執行礦物出口禁令的做法是大勢所趨。
印尼的出口禁令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借禁促轉升級”,主要針對的是金屬類礦產資源,旨在通過禁止原礦出口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獲取自然資源的更高附加值;另一類則是“借禁保需抑價”,主要指煤炭等能源型礦產和棕櫚油這類農業出口型礦產資源,為保證國內需求,抑制過高價格,政府采取“一刀切”措施。
熟悉印尼當地情況的分析人士表示,在佐科擔任總統之前,印尼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上游原料的重要供應基地,極少進行礦資源的深加工。這種出口模式在短期內為印尼創造大量外匯,但同時也讓印尼陷入“資源詛咒”,僅僅依靠出口原礦產品,獲利的就只有礦主、運輸商和印尼部分官員。
為了從“資源詛咒”中擺脫出來,印尼政府不斷推出限制金屬礦物出口的政策,代之以鼓勵礦產冶煉和下游產業的發展。
“特別是在佐科擔任印尼總統之后,為了吸引外國投資,促進經濟轉型,印尼加快禁止礦產資源出口的進程——外國想要獲得印尼的礦產,需要先到印尼進行投資,發展當地的礦產冶煉和下游產業,在印尼生產出金屬成品或半成品之后,印尼政府才允許出口。”該分析人士稱。
在2020年,印尼開始禁止鎳原礦的出口,當時此舉就引發主要來自中國的投資涌入鎳加工領域。印尼官員稱,鎳出口禁令已被證明有效地增加了鎳衍生產品的出口,包括不銹鋼。
2021年11月份,印尼總統佐科表示,印尼政府2022年將不再允許鋁土礦出口,2023年禁止出口銅礦石。在佐科公布的時間表中,2024年印尼還將全面禁止錫原礦的出口。此番巴希爾的說法則意味著印尼錫原礦出口禁令的執行時間將提前近兩年。
中企如何應對?
在越發嚴格的印尼出口禁令之下,依賴印尼礦產資源的中資企業又該如何調整投資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尋找新的供應市場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分析師霍云波表示,印尼早在2014年就曾頒布過鋁土礦出口禁令,但是三年后又取消了,2014年的出口禁令當時對中國影響較大,因為彼時印尼是中國最大的鋁土礦進口來源國。但從那之后,中國就逐步轉向幾內亞開采鋁土礦。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進口鋁土礦1.07億噸,其中51%來自幾內亞。現在即便印尼完全禁止鋁土礦出口,中企在幾內亞開發的鋁土礦產能也完全能夠彌補這一缺口。
——順勢而為
印尼2020年開始停止鎳礦出口,在此前后,印尼政府吸引到大量外資到印尼開展鎳資源開發投資。早年來到印尼的中國青山集團和德龍集團,將中國先進技術和資金都帶到印尼,幫助當地的鎳鐵和不銹鋼產業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也將印尼建設成世界主要不銹鋼出口國之一。
而上述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以青山集團為例介紹稱,青山集團在印尼搭建的,是從鎳礦原料到中間品再到不銹鋼成品的全產業鏈。該專家表示,印尼鎳礦多分布在蘇拉威西島,島上工業基礎薄弱,青山集團在當地修橋鋪路建發電廠,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建起青山工業園。而2014年,印尼出臺法律禁止鎳原礦出口后,為了獲取鎳礦,多家中國企業轉向印尼開展投資。此時,已經在印尼建好港口馬路和廠房等基礎設施的青山集團,自然就帶動中資企業在印尼實現集群發展。
“很難說印尼這種有色金屬出口禁令政策會對中資企業造成什么實質性的不利影響。”該行業專家表示,中資企業在印尼投資興建礦物冶煉以及下游產業是我國“國際產能合作”理念的體現。中企可以結合境外礦產資源開發,延伸下游產業鏈,利用當地低廉的人力成本開展有色金屬冶煉和深加工,帶動成套設備出口。既為國內有色金屬過剩產能找到出路,又為國內“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來源:浙江貿促綜合整理自環球網、財聯社、中國新聞網、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