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四大超市“農超對接”模式
時間:2024-03-16
點擊:178次
由于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和華潤萬家是商務部公布的第一批農超對接試點企業中成為在北京被提名的4家超市。這4家超市的農超對接發展最早、模式成熟,在業界具備代表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四大超市“農超對接”的模式。
家樂福
兩套系統應對不同產品
據了解,家樂福農超對接的核心是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來組織農民的產品,即“超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模式。從2008年開始,家樂福食品安全基金會每月在一個省舉辦一次農超對接培訓班。農超對接依據采購半徑的不同,設計了兩個采購系統,即全國農超對接采購部門和地區農超對接采購部門。前者主要采購水果和適合于長距離運輸的蔬菜,比如蘋果、梨、橙子、干果、馬鈴薯和反季節蔬菜等;后者則重點采購城市周邊的蔬菜和當地名優水果。
此外,為了幫助農民合作社開拓銷售渠道,家樂福集團目前已開始布局落子,計劃將中國農民直供產品納入跨國采購業務,把更多的中國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華潤萬家
兩年內直采將超七成
華潤萬家的農超對接模式為“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直接與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
據了解,目前華潤萬家分別與天津東麗區華明鎮、天津寶坻區、天津市薊縣、河北省、山東省建立了農超對接大型生產基地,產品涉及蔬菜、水果、禽蛋、肉類等各種城市居民生活必需鮮活農產品。華潤萬家表示,直采比例未來兩年將達70%以上。
據介紹,華潤萬家農超對接基地的農業合作社為深圳永樺農產品有限公司,該基地去年的總銷售量為2785噸。目前,華潤萬家在全國的農產品基地數 量達到了60個,基地分布在16個省的210個市縣,基地占地面積大約為6萬多畝,總計品種100個,總銷售3.5億元,促進了約9萬農戶持續穩定增收15%。
麥德龍
從教農民種田開始
麥德龍主要通過麥哲達農業信息咨詢公司實現農超對接,從“教農民怎么種田,怎么包裝蔬菜”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入手,探索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新模式。保證農產品從基地、農場、加工、物流到銷售符合消費者最安全的要求,建立鮮活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麥德龍農產品基地創立了全新的供應鏈,由麥德龍提出科學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引入農技咨詢公司指導企業、農民養殖、種植,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農產品質量進行檢測,通過麥德龍平臺銷售。為此,麥德龍還在中國投資設立了首家專門從事農技指導、咨詢和培訓的麥哲達農業信息咨詢公司,向合作企業和農民提供生 產、加工、包裝、物流及市場運作全方位的專業培訓與咨詢,實現“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產品質量控制及可追溯。
麥德龍也曾與合肥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在合肥試點打造新型農產品基地模式。合肥生產基地生產的天然、安全、質量可追溯的農副產品自2007年12月起陸續進入麥德龍在華東區的11家賣場,目前已有童子雞、豬肉、西瓜、草莓等15種嚴格遵循全球良好規范標準生產的農副產品。
沃爾瑪
最早介入農超對接項目
沃爾瑪農超對接的特點是建立農超對接基地,也采用兩種模式,即“超市+龍頭企業+農超對接基地”和“超市+合作社+農超對接基地”模式。
沃爾瑪較多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中介同農民合作,發揮龍頭企業自身的農場管理經驗技術。為合作對象提供專業的農產品種植養殖技術或資金,建立食品安全監督體系和農超對接基地自身的視頻安全體系。
資料顯示,沃爾瑪自2007年就開始在我國實施“農超對接”項目的嘗試。通過幫助農民提高市場適應能力、引導標準規模化生產、指導其在生產中推進環境保護,不僅為農民增加了收入,還帶給消費者新鮮、便宜的農產品。